• 真假答案
  • 2025年10月09日 ・哲学   ・安全    
  • 问题

    我知道些什么? 我能了解到些什么? 我应该做些什么? 我可以有什么样的盼头跟希望? 为什么我会这样想?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? 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事?

    回答这些问题有什么用呢?尤其是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?任何人都可以以某种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,回答它们,感到充实,然后继续他们的生活。相对的,我只需要拥有着我的答案就好了。

    但这够吗?也许这些想法并不正确,也许它们不合理,也许我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。只是又没有方法去确保整个思考过程是无遗的。

    这就像一个人爬山一样。在出发前需要确保有足够的食物和水,明白具体的路线跟路标,了解所在地的天气,时刻注意着周遭的环境等等。总是在试图理解自己为何身处此地,接下来又要前往何处。

    我有些恐惧,恐怕不是随便拥有着属于我的答案,在山林中的A走到B,就是好的。哪怕有人带着我在山林中穿梭,也不一定是好的。

    拟态环境/伪环境

    在我所知道的城市里,几乎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台手机,并且用来上网获取信息。大家都会使用当下流行的社交媒体,新闻报道媒体以及各大科技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办公软件,AI模型,广告等等。

   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娱乐,社交跟学习等活动。相对的,这种信息传播的途径也产生了一个拟态环境。这些传播媒介上的信息是经过挑选跟加工的。例如媒体内容创造者可以为了利益而创造吸引流量的内容,某小编特意设计的阴谋论文章,广告商经过大公司的算法时刻为你提供最需要的产品的服务。 请参考沃尔特·李普曼,《公众舆论》。 而这些信息在经过挑选跟加工之后,还是存在着许多不真的内容。

    虚言

    具备强烈引导性的说辞并不止限于网络环境,现实生活中同样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舆论与观点。 其中有很多是具备强烈引导性的跟说服力,而非合理性跟客观性。通过这些信息去了解这世界或了解自身都并不一定会带来帮助,相反它可以误导人。

    这就像是有人带领你穿越群山。当然,你什么都不用做,只需跟在他们身后即可。有的时候,甚至不需要思考。你的方向感完全依赖于引领你的人。这会带来很多问题。

    你怎么知道这个引领你的人不是在带你兜圈子?又迟迟不肯带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?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在带你去一个你不想去的地方? 你真的是在走自己想要走的路吗?

    在一个受人影响的状态下,甚至不能说你是在做出自己的选择跟决定。 如何分辨什么是真,什么是假呢?说辞中的合理性具体体现在哪里?

    坦白说,我发现生活总是被一些不认识的面孔引导着。这种感觉不仅在网上,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。现在的城市是被设计出来的,自己居住的区域里同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产品。哪怕在网络上使用的软件,这些软件上面发布的信息,都是被创造出来的。

    我对周围的环境毫无察觉。我的决定受到现实,或者说是“伪环境”的影响。

    哪怕现在经常听取专业人士或背景可靠人士的意见,也会逐渐地发现,我根本无法证明自己的选择都是自由的。 也许逻辑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。 请参考逻辑。